党建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风采 -> 正文

党建引领 赋能聚力 开创药生学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发布日期:2022-12-29 浏览量:

五年来,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健康中国战略、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以及教育强国战略对生物医药领域的要求,围绕学校建设发展需求,领导全院师生党员夯实基层党建,筑牢战斗堡垒,将基层党建优势转化为学院发展优势,坚定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激励全院师生务实创新、锐意进取,坚持立德树人,勇担重任,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奋力开创党建引领高水平教育新局面。

一、突出政治赋能,以高站位抓好理论武装

立足铸魂育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院党委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全院逐步形成了中心组带头学、党支部跟进学、师生分享学的学习模式。除了通过研讨式、行走式、沉浸式等模式创新提升党员群体中开展理论学习实效外,学院还成立了党史学习宣讲团、“延安精神”实践团,组织党员深入社区,走进基层开展社会实践,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理论学习相结合,获得学校“三下乡”实践总结大赛一等奖,党史学习宣讲团获全国红色寻访十佳社会实践团队,传承延安精神实践团获全国青少年延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通报表扬。此外,学院还把学习党史同学院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学院建设、国家一流专业申报、工程教育认证申请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实现了学习成效向工作成效的转化。

学院党史学习实践团荣获全国“红色寻访十佳社会实践团队”

二、突出组织赋能,以规范化提升治理能力

以提升基层党支部战斗力为核心,重点强化基层治理能力、完善治理体系。学院党委着力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通过健全制度、优化配置等举措,不断完善“教师党支部带动、研究生党支部联动、本科生党支部互动”的协同提升机制,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迈上规范化、科学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先后完成了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基层党委换届和8个支部拆分,落实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全覆盖;学院党委在2019年度党建工作考核获评等次为“好”,2021年又被确定为“学校党建工作标杆学院”培育创建单位。五年来,学院累计发展党员200余名,获批创建4个校级样板党支部,1个“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涌现“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校级“最美志愿者”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

三、突出培优赋能,以强责任优化师德师风

狠抓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关键环节,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推进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弘扬新时代教师道德风尚,有2名教师党员立项学校一流课程,90余人次教师担任了班导师,30余名教师党员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彰显了党员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学院严把进人政治关,班子成员联系高层次人才全覆盖,五年来,累计引进优秀博士22人,新晋升副教授、教授8名,新增博士生导师6人,新增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重庆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学术学科带头人等省部级人才5人,引进药剂学研究团队1个、新增研究生导师团队2个。

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教师团队获学校第四届“感动重理工”人物(团队)称号

四、突出专业赋能,以持续改革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导向,不断深化专业内涵式发展。学院狠抓内部机构设置优化,设立制药工程系、药学系、生物制药系、生物医学工程系,将生物工程专业调整为生物制药专业,专业发展思路更加清晰。五年来,制药工程专业获批为国家一流专业,药学专业获批重庆市“十四五”重点学科、重庆市一流专业,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学院获批重庆市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学院,获得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国家一流课程1门,市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项,市级一流课程3门。

学院开展第四届生物医药文化节知识竞赛

坚持“五育并举”,以全面推进优质本科课程建设,推进一流课程建设,积极搭建教学科研平台。学院获市级教学成果奖1项,教研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校级研究生教改项目4项;获得重庆市普通本科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获重庆理工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600余名学生获得重庆市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

聚焦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职业能力提升,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近年来,学院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大赛等创新创业国家级奖励50余项,省部级奖励30余项。其中,袁万红获得学校十大学霸,龙凤、杨万荣获得校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李文杰等同学获得全国第十七届“挑战杯”二等奖,此外,还有重庆市定向越野赛冠军、学校学子百家讲坛第一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第一名、“重理工杯”学生女子篮球赛冠军、学生女子毽球冠军、校运动会女子团体第三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等各类个人和集体荣誉。

学院第四届生物医药文化节实验技能大赛

五、突出服务赋能,以高质量体现社会责任担当

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需求,把党建工作和人才培养同社会服务结合起来。学院本学科生源质量好,就业率高,本科生第一志愿报考率在80%以上,就业率90%以上,考研率连续3年在30%以上,位居全校第一,研究生就业率100%。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地方产业重大规划制定和发展专题调研,促进学科建设与地方产业发展对接,参与策划区县医药工业技术创新科技支撑示范工程,促进了地方医药工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发展,参与重庆国际生物产业规划布局、园区企业引进等工作,与10多家企业有技术和人才培养合作关系

学生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

学院将继续深化学习,紧紧围绕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强化基层党建工作,以严谨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推进学院高质量、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