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党建引领统筹提升学院建设水平,努力建设成为重庆市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夯实基层基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马院建设
学院党委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打造“党旗飘飘.红心向党”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新时代马院发展。持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权力运行监督,提升集体决策的制度化科学化水平,为“十四五”时期实现新目标提供有力保障。近年来,30余人获得学校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个党支部获批学校样板支部,1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通过验收,2个支部品牌荣获校级党建品牌,2021年学院党建考核等次为“好”。
二、强化改革创新,思政课育人成效更加凸显
近年来,学院组建相应课程组,实行培训和集体备课,开好开足思政课,加强教学日常管理,思政课教学效果日益提升,学生出勤率、抬头率、点头率明显提高,受到学校各级领导及师生更为广泛的认可。学院组织开展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庆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示范案例等项目申报立项并取得较好成绩,公开发表教研教改论文50余篇,超过50人次获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重庆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大赛、重庆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劳动和技能竞赛等比赛奖项,2名教师分获重庆市2022年第十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和二等奖,更是实现历史性突破。建好用好红岩精神展览室,实施“五个一”红色文化实践育人体系,打造红色文化育人品牌,展览室接待近3万名师生参观,已成为新生入学第一课、教师入职第一课、师生入党第一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和党性教育基地。

学院举办第三届教师教学技能竞赛
三、采取务实举措,推动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迈上台阶
学院切实加强学科建设并取得较好成绩,成功获批“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为冲击市级重点马院奠定坚实基础。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多场全国性学术研讨会,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市委党校、市社科院、吉林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上级部门领导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师生积极投稿参会,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日报网等主流媒体作宣传报道,极大提升学院美誉度和学科影响力。近年来,资助出版学术著作10部,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5篇,C刊35篇。获批国家社科基金8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重庆日报》等党报党刊发表理论阐释文章10余篇,学院科研氛围日益浓厚,科研成果日益凸显。

学院承办“庆祝建党100周年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国学术研讨会”

学院与期刊社联合承办2022学术论文写作与课题申报专题会
四、明确“六个要”标准,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率先在市内高校配齐思政课教师队伍,并给予政策倾斜,坚持引育结合。在学校党委正确领导下,在康骞书记的直接关心下,学院党委按照“六个要”标准,努力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每年组织近教师参加教育部、重庆市骨干教师培训,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研修。全体思政课教师积极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理论研究阐释,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学院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参观铜梁乡村振兴示范片

学院举办全院师生趣味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