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校区党委、两江校区管委会始终秉持“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按照“431”的工作思路,全力做到“四个持续推进”、“三个狠抓落实”和“一个全力确保”。扎实推进校区综合管理、对外协调、教学运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后勤管理及安全稳定等六大块工作,积极构建平安和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局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校区高质量发展。
一、紧抓学习教育,打造高水平党建品牌
校区党委举旗定向、把握大局,扎实推进理论学习常抓常新。积极围绕时代主题,校区党委积极开展系列党员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党员党性锻炼,创新学习载体,丰富教育形式,提高学习教育实效,鼓励全体党员立足岗位,乐于奉献,争做优秀党员。打造了党建活动阵地和温馨舒适的党员之家,主题鲜明、深受党群喜爱。擦亮“青春两江”微信公众号品牌,搭建高品质互联网党建互动学习平台。
在校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获得一批党建工作理论研究成果,全面提升党员理论研究水平。获批以“新生教育”为主题的重庆市高等教育课题1项,学校党建与思政重大课题1项、重点课题2项、一般课题1项,荣获党建与思政工作理论研讨优秀组织奖和优秀论文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1篇;《坚持当好“五个角色”,为“00后”大学新生穿好“心理防护服”》一文在教育部思政司《高校思政网》刊发并获得重庆市第二届高等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优秀论文一等奖。此外,获批学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1个,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2项。

曾校长带领教职工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赴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开展实践研学
二、强化团队建设,筑牢战斗堡垒作用
校区党委紧紧围绕“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创一流业绩”的队伍建设目标,着力打造“硬核”的两江团队。配强党委班子力量,坚持优选、优配原则,配强党委班子成员。强化班子责任担当,积极构建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主体责任的分解机制和传导机制,明晰权责。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示范作用,团结奋进,敢于担当。全体党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校区党委快速响应、多措并举,迅速组建战“疫”防控网,党员干部带头做表率,全力投入到防控工作中去,确保了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疫情常态化管理的三年中,两江校区未出现一例阳性病例。
在党委领导下,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持续增强,影响力和号召力日益彰显。近三年,两江校区党委年度党建考核结果均为优秀,两江校区管委会管理团队于2021年获评第四届“感动重理工”团队,4名同志在建党百年党内表彰中获评重庆理工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员,继2019年后两江校区党委再次获评先进基层党组织,本次同样入选的还有两江校区党委学生党支部,同时,学生党支部还成功入选学校第二批“双创”样板党支部。

荣获第四届“感动重理工”团队

获评“先进基层党组织”
三、聚焦育人核心,“新生育人体系”日益成熟
两江校区党委围绕学校“1314”学生工作思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新生辅导员队伍、实施一个“高质量”的新生教育工程,持续推进新生教育管理“三大教育”“六个坚持”。聚焦业务工作,继续推行“辅导员进社区”工作模式,围绕“理论学习-技能培训-育人实践-精品工程”四位一体的培育工作思路,提升新生辅导员工作能力和水平。推出“辅导员说”平台,实施“云端思政教育”;打造“辅导员电台”,推出“理好,新生”品牌特色活动,在良好的育人氛围和育人环境中,提升育人水平,努力推进新生教育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
四、发挥服务功能,全员育人平台不断完善
校区党委积极探索“三全育人”的有效抓手,坚持育人和服务相结合,努力在打通“最后一公里”服务瓶颈上下功夫,不断优化服务水平,构建无缝隙、零距离的党群干群、师生联系服务网络。校区党委不定期召开教职工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实施学生信息反馈制度,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近年来,两江校区管委会着力推进弘毅楼的建设和投入使用,有效改善校区教学资源紧张的问题;推进完善 “大物业”管理模式,实现新旧标段无缝衔接,有效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和监管效率;推进医疗服务合作方式创新,提升校区医疗卫生服务社会化水平;推进校区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稳定工作相结合,校区实现安全稳定“零事故”,近五年均获评学校校园安全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